你眼中的“底片”还好吗?——便携式眼底照相机
我们常把人眼比作一台照相机,眼底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,在视觉形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关于眼睛的疾病,我们常听到的是白内障和青光眼,而对眼底病似乎很陌生。
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视网膜脱离等眼底疾病都会对视力产生不可逆的损害,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而眼底是全身疾病的窗口,通过对眼底的检查,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全身性疾病的诊疗和用药。
目乐医疗一直专注于眼科医疗设备研发,基于眼底筛查的重要性,推出了便携式眼底照相机这款产品。
便携式眼底相机能够快速筛查眼底病变

1.免散瞳,支持2.5mm瞳孔拍摄快速拍摄省去20分钟散瞳等待时间,更适合基层眼底病筛查。
2.多点固视—自动对焦,人工星点引导技术,可覆盖45°视场角眼底区域,自动对焦,自动拍摄,单幅照片45°视场角,满完全足眼底基本筛查需求。
3.高清眼底成像,4.7英寸高清多点触控屏,1200万像素使成像还原度更高、更逼真。
4.病例管理,内置病例管理系统,随时保存和查阅患者信息。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分享图片。配套PC端病例管理软件,功能更强大。
.jpg)

1.将额托支柱置于移动支架底座的前段卡槽处,螺栓固定
2.将眼底相机支柱置于底座滑轨上的移动卡槽处,螺栓固定
3.将眼底相机置于主体支架上端的卡槽内,锁扣闭合(注意:眼底相机电 源指示灯位于锁扣下方)
4.对支架进行调试,是否出现卡顿等问题

1.新建病历:录入患者信息,并对软件对应栏勾选正确选项,方便医生操作
①点击“病例新建”按钮,进入设置管理界面

②输入患者信息,点击“保存”按钮

2.调整座椅、操作台高度,检查相机、移动支架等运行状况,调整坐姿
3.调整对焦:拍摄前,在3米外以任意物体为参照物,查看操作界面预览区图像是否清晰,用调焦拨轮进行调整

4.患者需整理好头发,是否佩戴假睫毛、隐形眼镜,如有最好取下,防止出现伪影、成像质量
5.调节室内灯光,保持灯光环境偏暗
6.提醒患者摆正体位

1.根据需求,切换拍摄模式(彩色 / 黑白、照相 / 录像、左眼模式 / 右眼模式)
①根据需求,切换拍摄模式(彩色 / 黑白、照相 / 录像),如图所示
.jpg)
②根据需求,切换拍摄模式(左眼模式、右眼模式),如图所示
.jpg)
2.固视灯设置:使用中间固视灯指示点
.jpg)
3.由远推进,贴近眼球,会在瞳孔反光区观察到亮区、暗区、黑区三个部分(由上至下)
.jpg)
4.调整移动支架高度,使固视灯指示点居于亮区或暗区上下中间位置
.jpg)
5.向前推进,尽可能使亮区或暗区光均匀充满整个预览区(注意:预览区是否存在阴影)
.jpg)
6.点击拍摄按钮,拍摄完成
.jpg)
1.拍摄完成后,点击操作界面“病例管理”按钮
.jpg)
2.进入病例管理页面,手指长按,对要上传的病例进行勾选,点击右上角下载按钮,进入导入/导出页面
.jpg)
3.点击导入按钮
.jpg)
眼底病需要我们早发现早预防,老年人、高度近视患者、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定期检查眼底,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治疗。
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@健康中国,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

长按二维码
关注我们
获得更多精彩内容!